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时间: 2020-10-14 来源: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和移动式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技术和消费革命不断升级,储能产业已经成为国家能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这也使得储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成立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教研室的设立面向“储能科学与工程”这一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特别是新能源、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需求,储能专业是以理工融合为特征,涉及多学科强交叉的战略性新兴专业。
新成立的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教研室将主要承担《储热技术及应用》、《储能电池技术》、《储氢技术及应用》等储能领域专业课程的教学。此外,教研室还将承担相关研究任务,包括组织储能教学研究团队,筹建储能教学实验平台等。教研室将开展“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电气等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的存储和转化先进知识,具备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为储能技术专业的开展进行了长期规划和完备的配套工作。在《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完备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
在专业建设过程,学校将基于储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整合配置与储能相关教学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优势专业,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优秀教师资源,为本科生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在专业实践平台建设方面,将针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整合现有资源并同时建设电池材料与技术、储热材料与系统、电解水制氢及燃料电池技术等若干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一流的实验教学工程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将基于“特设专业+专业方向+公选课程”的“三层次”模式,构建“大类招生、交叉培养、通专融合”的储能专业和本科生培养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全校各专业合力培养储能人才的机制。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讲解人:徐超)
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介绍(讲解人:巨星)
储能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专业介绍(讲解人:巨星)